返回 爱风尚w

科幻片:意外言中的未来密码

2025-04-07

1982 年,《银翼杀手》上映,却遭遇票房滑铁卢。影评人们对影片中烟雾缭绕的模糊感、庞大繁杂的建筑、安静却透着哀伤的机器,不知该作何评价。但随着时间推移,雷德利・斯科特对记忆、身份和衰败的沉思之作,已超越小众经典的范畴,成为了一种蓝本。《银翼杀手》根据菲利普・迪克 1968 年的小说《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?》改编,这部小说充满了战后的偏执、对神学的不安,以及人造与真实之间模糊的界限。

雷德利・斯科特将迪克作品中的形而上焦虑,与借鉴自黑色电影、德国表现主义,以及东京、香港等现代主义城市衰败的垂直混乱景象的视觉元素相融合。《银翼杀手》不仅向我们展现了未来,还改变了未来在电影中的呈现方式。它提炼出一种如今已成为经典的美学风格:高耸的城市景观、酸雨、无尽的黑夜,以及被企业扩张和人造意识淹没的社会中,人们情感的麻木。

《银翼杀手》的核心元素,已成为现代反乌托邦科幻作品的视觉和主题框架:人工智能和仿生人徘徊在有感知的边缘;军事化私营化和基础设施的崩塌;数字化监控悄然侵入生活的私密角落;还有一种弥漫的恐惧,在这种氛围中,自然世界失去了色彩、时间和意义。

以下这些电影借鉴的不仅仅是《银翼杀手》的氛围。每一部都和《银翼杀手》一样,其对未来的预测精准得令人震惊。我们不仅梦想着电子羊,还真的制造出了它们,而它们已然在监视着我们。

《末世纪暴潮》(1995 年)

故事设定在 1999 年的最后几个小时,《末世纪暴潮》不仅借鉴了《银翼杀手》中的科技偏执氛围,还将这种感觉直接植入观众的大脑皮层。该片由凯瑟琳・毕格罗执导,詹姆斯・卡梅隆编剧,描绘了一个近未来的洛杉矶,在那里,人们可以通过一种名为 “SQUID” 的黑市神经装置记录和重温记忆。随着千禧年的临近,前警察、如今的记忆贩子莱尼(拉尔夫・费因斯饰)卷入了一场回放录像中记录的谋杀阴谋。这部电影融合了黑色电影、赛博朋克元素,以及充满骚乱的时代缩影。1995 年上映时,它票房惨败,几乎被人遗忘。

最新文章

《流浪地球3》官宣2027年大年初一上映

电影

 

阅读11339

小画面里的大时代

电影

 

阅读18705

真正的爱情是无声的,它在沉默中生长,在默契中成熟。

娱乐

 

阅读18108

欧冠1/4决赛全部结束,巴萨、巴黎、阿森纳以及国米分别杀入半决赛

新闻

 

阅读19787

被中方晾了4天,特朗普修改对华称呼,性质严重,中方回了8个字

新闻

 

阅读14938

2022 twobaby.net 冀ICP备20013543号-2

冀公网安备1301080200196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