而蔡长元就是抓住了他这个性格特点。
我们虽然不可以打败你们,但让你们一个个拔除几百个小阵地,也足够你们打10几天。
正是这些志愿军们视死如归的钉子战术,才得以换来最后决定性的胜利。
因此这场胜仗绝对不是一个营的功劳,也不是一两个英雄就可以做到的。
而陈凯歌导演的个人英雄主义,却在电影里的情节中不断出现。
铁原战的最后关头,志愿军们接到任务,要利用水库的水涌出,来重创敌人的坦克军。
其实只要直接炸掉水库就好了,可是陈大导演,非要让志愿军们徒手去拧水库的闸门。
目的很简单,就是为了让松骨峰战役里,贪生怕死的杨传玉,这次用肉身抵住门,去挡敌人的子弹,以完成他个人的心理救赎——终于能为战争而牺牲了。
但这个是战争大片,应该尊重一下历史。查询史实可知,真实铁原战中,也是炸毁水库的。
话说回来,《志愿军:存亡之战》毕竟票房破了10亿,是国庆档期票房排名最高的电影,网上也有很多好评,我个人也觉得拍得比《志愿军》第一部好。
第一部《志愿军:雄兵出击》从抗美援朝的起因经过说起,跨度太大难以把控。电影较多的笔墨都放在文戏上,而核心的战争武戏被削弱了。
不过幸好最后那场松骨峰战役,还是把那种惊天动地,战火连天的悲壮热血给拍出来了。
难怪有观众看完说,直接就拍松骨峰战役好了,电影前面的铺垫都不用看。
结果陈凯歌真这么做了,第二部他主要聚焦铁原战,为这种有错就改点赞。
第一部他拍了抗美援朝的第一次战役,但第二部跳过了第二三四次战役,直接拍第五次中的“铁原阻击战”,也许是《长津湖》已经拍了中间珠玉在前,也许是铁原战实在意义太大。
如果铁原失守,将会导致志愿军在战略上的全盘失败,因此称为“存亡之战”也不为过。也正是这场战争的胜利,才让敌军明白了中国人难以打败,只有谈判才能结束战争。
不同于第一部宏观的叙事手法,第二部更多的是微观的人物刻画。
它以一个家庭的父子兄妹切入,表达了浓烈的家园情怀,和细腻的个人情感。但可能因一些个人英雄主义的表现,导致爱国情与战友情表达不足。
但总体来说,它还是瑕不掩瑜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