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应该继续在乐坛继续创造辉煌的他,现在却说,希望不再有人听他的歌。
1959年,张洪量出生在台湾。
家境优渥,父亲是有名的医生,十分注重教育。
自小张洪量读很多书,十几岁他就通读了《毛泽东语录》。
张洪量十分争气,大学顺利考入了台湾最高学府——台大。
按照父亲的意愿,他选择了医学专业。
成为一名医生,对于张洪量来说是顺理成章的事。
好学生张洪量有一个爱好——听歌。
他对音乐很敏感,每次听《黄河大合唱》,都会感动得热泪盈眶。
大学时,他按自己的想法加入了音乐社团,认识了很多玩音乐的朋友。
在乐团里,他学什么都很快,唱歌也好听,经常被夸赞。
张洪量很享受这种感觉,萌生了成为一名歌手的想法。
上世纪80年代,一个牙医的收入可以达到一个月15到20万台币。
对于父亲来说,社会地位高的职业才应该是张洪量的追求。
从事音乐相关的工作,是父亲绝对不允许的。
毕业后,张洪量按部就班地进入了牙科诊所工作。
枯燥的看诊生活,让他越发感到这个工作不适合自己。
长期以来,大家长式父亲的压制,让张洪量更加透不过气。
他急需一个出口。
张洪量看着自己所作的一首首歌,不愿它们就这样埋没在黑夜里。
张洪量常说,他是“革命派”。
他决定“起义”。
“小白”张洪量拿着自己的作品找唱片公司。
很快,他的才华就受到了一家唱片公司老板的赏识。
但作为新人,唱片公司要求,张洪量自己承担发布唱片的全部费用。
1987年,张洪量拿着自己做牙医赚的钱,兴致勃勃的发行了第一张专辑《祭文》。
这张专辑,充满哲学思考,是有关中国文化的一次探索。
但在30几年前,这张专辑里的歌太晦涩难懂了。
最后这张专辑卖了1000张。
刚刚涉足乐坛的张洪量对销售量还没什么概念,甚至觉得能卖千张还挺不错的。
同年,王杰发行专辑《一场游戏一场梦》,大卖25万张。
张洪量这时才意识到,自己的第一次音乐尝试是惨淡收场。
仅靠喜欢是无法在职业道路上走远的。
他开始反思。
张洪量发挥自己理科生的特长,进行市场调查,研究当时走红歌曲的风格。
什么样的曲调,什么样的歌词表达更适合当时的市场,张洪量做了详细的数据统计。
根据研究报告,作出了一版适合当时市场的曲子。
那时张洪量有一个很喜欢的女孩。
有一天晚上,张洪量在女孩家楼下等她,台风都要来了,女孩也没有下楼。
张洪量讪讪离开。
回想着自己这段没有开始就结束的单恋,感情受挫的张洪量,灵感爆发。
“莫名我只喜欢你,深深地爱上你。”
回到家后,他提起笔很快写出了一版歌词。
曲子有了,歌词也有了,他的歌《你知道我在等你吗》问世。
1989年,张洪量关掉了诊所,把自己的“研究报告”展示给原来的唱片公司。
唱片公司负责人,对只卖了一千张专辑的张洪量失去了信心。
负责人承认歌很好听,希望这首歌能给别的歌手唱。
张洪量不同意,转投到滚石唱片。
到了滚石唱片他得到了同样的答案:给别人唱吧。
张洪量很失望。
既然不让自己唱,那就不要发表。
张洪量出众的才华,使他获得了在唱片公司工作的机会。
他在滚石唱片为赵传、张信哲等歌手做专辑。
张洪量负责的《美丽的新世界》专辑做出来后,获得了四万台币的报酬。
拿着这笔钱,张洪量把《你知道我在等你吗》写成弦乐四重奏,录了出来。
再次拿给老板听。
这次完整版的《你知道我在等你吗》彻底打动了老板,当即就决定拿这首歌当主打歌,并由张洪量自己演唱。
同年,张洪量发行了自己的第二张专辑《心爱妹妹的眼睛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