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元815年(元和十年),宰相武元衡遇刺身亡,这件事情引起了很大的反响,不过为了平息舆论,唐宪宗并没有下令彻查。连皇帝都没有过问,底下的大臣自然不便声张,可是白居易为人正直,却是上表主张缉拿真凶,一些对其不满的人,开始群起攻之,认为他越职言事,而唐宪宗也没有多问,下令把白居易贬到了江州(江西省九江市)。
白居易的被贬其实是很冤,可是作为臣子,他不得不接受,在江州生活了很多年,并且那里也是他创作的一个高峰,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名篇,譬如其中的《琵琶行》、《大林寺桃花》都是写于那一时期。在作品中白居易悲天悯人,同时也诉说着个人的悲伤,以及在诗作中讽刺了当时的权贵。
直到公元828年(大和二年),已经56岁高龄的白居易才回到洛阳,在那里遇到了同样很不幸的刘禹锡,两人可谓是同病相怜。刘禹锡也是很“倒霉”,早年间和白居易一样名气很大,在读书人中有着极高的声望,并且还结识了改革派的领军人物王叔文,以及当时另一位大诗人柳宗元,几个年轻人开始致力于改革,但是最终改革并没有进行下去,所有的人全部被贬到外地。
白居易与刘禹锡相同的人生经历,使得他们对于现实的感知,还有对于人生的看法,应当说是一样。在洛阳生活的那段时间,两人经常出门游玩,并且还时常诗词唱和,使得两个人的友谊成为了千古佳话。在白居易的这首《代迎春花招刘郎中》一诗中,便是高度赞美了刘禹锡高尚的品格,还有其过人的才华,整首诗意境高远,写得很有韵味,读来令人拍案叫绝。
幸与松筠相近栽,不随桃李一时开。
页码:下一页